山东信和:良心+科技打造放心面粉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早已从粗茶淡饭向着营养细致化发展。作为以加工小麦为主的粮食企业也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尤其山东临沂又是个农业大市,粮食加工企业比较多。提起沂南的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可能不少人都知道他们的面粉产品,2016年时还获得了“临沂名优食品十大影响力品牌”。如今他们又投巨资进行了“专用粉”的生产,市场是相当看好。那么,他们的产业发展的动能在哪儿呢?
这片占地80多亩的工厂,就是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沂南县辛集镇澳柯玛大道东端的新建厂区,院内的部分基础设施虽正在兴建中,但干净素雅的环境还是给人留下正统、专业的好印象。
记者:这座宏伟的大楼可不是信和沂雪的办公场所,而是他们的生产车间,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封闭无尘的生产环境,用科学的新工艺生产出优质面粉。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纯通:这两排(设备)是第一道工序,我们的原粮小麦进来以后,通过它轻微地破碎到第二道工序。咱这条生产线是从瑞士进口过来的,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生产面粉的设备。这排设备是清粉机,到了这面粉变成了颗粒状,在下一步慢慢地一清理,把麸皮慢慢地变成了白色的面粉。这台设备是色选机,通过小麦的形状 、颜色和比重不同,对原粮进行一个筛选。
记者:专用面粉的加工生产需要经历多少道程序生产出来呢?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纯通:需要100多道工序,从原粮进入管道以后,上上下下地经过碾磨,这样需要5.2公里左右的距离才能生产出合格的面粉。咱们这条生产线是临沂地区唯一的一家专用粉生产线,在全国的同行业当中处于领先水平。
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说,这套自动生产流水线二十年内不会过时,可见其科技化程度之高了。还远不止这些,就是对小麦原料的来源的把关他们也是做得周到细致。
记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若想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得从源头抓起。我现在就在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一万六千多亩的小麦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麦浪,长长的麦穗,已呈现出丰收的迹象。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纯通:我们种植的是“济南17号”,属于高级小麦。这种原粮基地比较肥沃,光照比较充沛。我们基地一直贯彻六统一:统一良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统一收购。
同其他单位一样,在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也有一处实验室,只不过他们的实验室还行使着另一项不可或缺的职能。
记者:咱们这个质检室又叫品控室,那我们是如何来检测产品的质量呢?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品控中心化验员 魏晓红:我们首先对原粮进行检测,确保原粮每批都是合格的,出厂检验报告,原始数据填写保证真实记录。我们所有产品检测报告达到国家和公司标准。
为了能使好的产品有个好的销路,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除了外出推销、线上线下销售之外,还在沂南县城开了一家面食体验中心。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正阳路形象店店长 王建红:咱这边主要是品尝面食,把面粉加工成馒头。周六周末有个亲子体验活动,做各种小面食、小动物 、小花。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最早是在沂南县的大庄镇驻地建厂起家的。
记者:这里是位于沂南县大庄镇驻地的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的老厂区,自1999年开始这里就从事普通面粉的生产。
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办者,最早是在粮食部门工作,对粮食一直有很深的感情,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后更是孜孜以求,十几年的砥砺前行,已让信和沂雪面粉在当地是家喻户晓,发展势头也是蒸蒸日上。
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秀玲:作为食品行业,大众消费是一大部分,但是还一些是(对)专用粉的需求,这个市场也逐步地被大众消费者接受和认识。历经了17年的发展,有这样的基础,在2014年投资1.2亿建了新的信和沂雪专用面粉生产线。我觉得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好地为社会做出作为食品行业应有的职责和贡献,并且我们把信和沂雪要做到百年基业。把品质做好,坚持用良心做品质,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更安全是信和沂雪最大的追求。
在我们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最感人的话语就是,食品行业做的就是良心工程。如今为了好的生活质量,信和沂雪食品已能将每一粒麦子,通过先进流水线能剥掉110层,来提取不同食品的专用粉,还有就是所有麦粒要在流水线上经过5.2公里的“涅槃”之后,才蜕变成各种食物的专用面粉。而为了这不平凡的5.2公里,信和沂雪食品人已奋斗了十七年!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